2025 年 11 月 18 日,全国第五届生长数学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市宁海中学正式启幕。本次活动由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主办,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以 “数智技术赋能、生长数学铸魂” 为核心主题,汇聚全国初中数学教师、教研人员、师范院校师生及教育出版界同仁,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数学教育创新路径。
智慧交锋:为AI时代的数学教育定航
“生长数学强调‘看得见知识生长,摸得着思维轨迹’,与我校‘立美育人’办学思想高度契合,共同指向让教育回归人的成长的目标。”南京市宁海中学党委书记徒香福在致辞中指出,本届研讨会 “数智赋能,生长铸魂” 的主题既呼应时代脉搏,更坚守教育初心:“AI 能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但永远无法替代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点燃、对生命成长的陪伴。期待各位同仁在交流中碰撞智慧,让生长数学的种子在更广阔土壤扎根。”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主编马小为以 “呼唤思维生长的火焰” 为题发言,提出 “要推动生长数学从实验田走向大天地,构建系统研究架构,汇聚跨领域资源”。
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龙艳文高度肯定生长数学的教育价值与本届研讨会的时代意义。他指出:“当前 AI 赋能教育已成为时代命题,生长数学的精髓在于尊重学生认知规律,让数学知识在思维中自然生长 —— 这一理念与 AI 赋能方向高度契合、相得益彰。AI 为生长数学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而生长数学则为 AI 技术落地课堂提供了思想内核。”
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徐伯钧强调了生长数学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时代,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性精神。生长数学以‘知识生成、思维进阶’为核心,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局长侯正永强调:“生长数学不是一人之功,而是鼓楼教师‘爱学习、敢探索、善钻研’的群体智慧结晶,在备课组碰撞火花,在教研中探索创新,是鼓楼浓厚的教研氛围滋养了生长数学的创意。”
当前,鼓楼区已建成省、市、区各级名师工作室 80 个,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坚实平台。侯正永表示:“作为生长数学的发源地,鼓楼区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厚植教研土壤,推动生长数学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应用。”
开幕式上,“卜以楼生长数学名誉工作室” 正式揭牌,标志着生长数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迈入新阶段。
技术落地:从“知识灌输”到“思维生长”
开幕式后,研讨会随即进入核心环节,围绕 “数智技术赋能数学教学” 展开主旨报告与课堂观摩。
北京市特级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博士,以《数智赋能数学教学:路径、方式与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数字赋能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技术替代,而是促进学生思维生长的雪中送炭。” 周建华强调,数学教育的本质是 “教人思考”,数智技术应服务于这一核心:“AI 可以可视化抽象思维、实现差异化教学,但永远不能替代教师的人文关怀与思维点燃。我们要警惕‘技术万能论’,让技术始终服务于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
课堂观摩环节中,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西安交大苏州附属初级中学蒋妍兮老师的《解码分形》一课备受好评。她以蕨类植物、雪花等自然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 “局部与整体相似” 的分形特征,再借助 AI 技术生成交互式分形图形 —— 从等边三角形的 “一次分形” 到 “四次分形”,学生直观看到 “有限空间中的无限延伸”,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可感。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研训部主任、特级教师倪军,对《解码分形》一课进行点评与教学诠释。他指出,这堂课完美体现了生长数学的理念:“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生在‘观察 — 猜想 — 验证 — 拓展’中自然生长的;思维不是静态的,而是在‘操作 — 思考 — 交流’中梯度进阶的。数智技术在这里不是‘炫技’,而是真正助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
通讯员:朱苓
文/编辑:高嘉曼
摄影:高一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