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电动车充电要拉飞线,现在有了智能充电棚,安全又方便!”家住玫瑰庄园小区的李阿姨道出了小区居民的共同心声。近日,锦城社区党支部以“四方协同阳光提质”项目为抓手,在玫瑰庄园小区安装24个非机动车智能充电棚,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绘制出美好家园的温暖底色。

从“问题导向”到“协同破题”,基层治理彰显合力。据悉,此前由于地下车库出入不便,玫瑰庄园小区部分居民将两轮电动车停放在架空层,私拉电线进行“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该问题,锦城社区创新推出“四方协同”机制,由党支部牵头协调,居委会争取街道支持,物管会收集居民意见,物业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在玫瑰庄园小区楼栋空地间建设地上充电区,于名园园区新增充电桩插座430个,于雅苑园区新增充电桩插座260个,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实现安全与便利的“双赢”。
走进玫瑰庄园小区的充电区,崭新的智能充电设备在遮雨棚下整齐排列,消防设施和监控系统配备完善。“目前新增的充电区已实现雨棚全覆盖。”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充电区,其余地上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也新增了遮雨棚,其中名园园区共新增雨棚19组,雨棚总面积达646平方米;雅苑园区共新增雨棚13组,雨棚总面积达391.8平方米。

“现在充电既安全又方便,手机扫码就能支付,还有雨棚遮风挡雨。”外卖骑手小张经常来这个小区送餐,他对新充电棚赞不绝口。值得一提的是,充电棚采用智能管理系统,充满自动断电,过载自动保护,彻底解决了私拉电线带来的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充电棚日均使用量达150车次,小区飞线充电现象基本消失。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下一步,玫瑰庄园小区将继续加装充电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通过后台统一查看、统计、管理充电使用率等数据。锦城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将继续深化“四方协同”机制,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真正将“阳光提质”工程做到居民心坎上,将社区打造成安心、舒心、暖心的幸福家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