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暖桑榆,用心托起幸福“夕阳红”。在前洲,“老有颐养”的温暖图景正悄然展开。近年来,前洲街道(城铁站区)始终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精耕细作,持续发力。针对不同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街道创新构建“乐享生活、安居支持、居家关怀”三级服务体系,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基层民生答卷。
服务送上门,关爱走进家
聚焦高龄、空巢、独居及困难老年群体需求,街道推出“暖心相伴”系列关爱行动,将贴心服务送至家门口,实现关爱“零距离”。“以前理发都得出门,现在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太贴心了!”居民李奶奶感慨道。据统计,截至目前街道已为118户高龄、低收入家庭提供了“银发沙龙”入户理容、“焕新工程”深度清洁、“健康管家”入户巡检等六重贴心服务。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切实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更传递出“关爱常相伴”的社会温情,让尊严养老、体面生活成为现实。

助餐更惠老,暖胃更暖心
走进惠山区规模最大的中央厨房——面积达760平方米的前洲惠爱中央厨房,只见大厅宽敞明亮、环境整洁。“这里的餐食严格遵循应时应季、食材多样的健康标准,每周食材不少于24种,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努力做到为老人提供规模化、标准化、营养化的餐食。”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洲惠爱中央厨房创新采用“中央厨房+助餐点”的辐射式配餐模式,每日出餐约710份,全年累计配送达16.3万份。一餐热饭,不仅暖了胃,更暖了心。许多老人表示:“饭菜可口,价格实惠,吃出了家的味道。”这一模式有效织密了社区助餐服务网络,成为守护老年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让“民以食为天”的为民初心落地生根。

“锡阳红”舞台展风采,老有所乐绽芳华
老有所乐,方能老有所安。前洲街道积极搭建老年文化展示平台,组织参与“锡阳红”大舞台、银发市集等系列活动,为辖区中老年人提供展示才艺、交流互动、实现价值的舞台。据统计,来自各村(社区)的21支老年艺术团队、超过200名中老年选手在舞台上绽放光彩,秧歌舞《沂蒙颂》、快板《文明让座》等节目斩获佳绩。舞台上,银发熠熠、精神昂扬,展现了当代老年人积极乐观、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也成为文化惠民、精神富养的生动实践。

镜头定格岁月情,公益摄影存温暖
为留住时光、珍藏记忆,街道开展“我为长辈拍照”公益摄影活动,为1684位老人免费拍摄并留存11788张照片。一张张笑脸、一幕幕温情瞬间被永久定格,成为家庭珍藏的宝贵影像。“这是我第一次拍这么正式的照片,孩子们都说好看!”78岁的王爷爷拿着照片笑得合不拢嘴。这项活动不仅是服务,更是一场对长者人生价值的礼赞,用光影艺术对抗时间流逝,增强老年人的存在感、归属感与幸福感,让每一张慈祥面容都被时代温柔以待。

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是衡量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从助餐服务到文化供给,前洲街道(城铁站区)正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温度、精度与广度。
前洲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努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有温度的晚年生活,奋力绘就“夕阳红”与“民生暖”交相辉映的幸福图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