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将企业“上市愿景”,真正转化为区域经济版图上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这一命题,在惠山经开区的实践中,正逐步找到清晰的答案。
10月27日,惠山科技金融中心内气氛热烈,2025年惠山经开区企业上市推进会在此举行。无锡市委金融工委副书记张泓骏,惠山区委副书记,惠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国清以及经开区领导班子成员,金融机构与区内50余家企业的代表齐聚,共谋上市路径,共话发展未来。

这场推进会不仅是一次政策解读与经验分享的交流会,更是一场政、金、企三方协同破局,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的鲜活样本,为惠山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16家上市挂牌企业“带队”惠开“上市版图”初显
推进会现场,一组数据勾勒出惠山经开区多年来深耕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的扎实足迹。截至目前,惠山经开区累计培育新宏泰、上能电气、江南奕帆、时代天使、盛力达、纳泉科技、能工教育、西比曼生物科技等各类上市挂牌企业16家,并形成了“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良性循环。


其中,上能电气作为光伏逆变器行业全球第五、中国前三的龙头企业,2020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后,市值已突破百亿,较上市首日收盘翻五倍;时代天使作为牙科领域首个IPO的正畸企业,2021年登陆香港联交所,公开发售阶段获2000多倍认购,成为当年超购倍数第二多的新股,尽显区域优质企业的资本市场吸引力。
在后备力量培育上,惠山经开区同样成果显著。聚新科技已在“新三板”挂牌并进入创新层,预计明年北交所上市;毅合捷创业板申报终止,计划明年申报港交所;泰信机械、蓝沛新材、高峰医疗、宇宁智能、聚新科技、展照科技等共14家企业已实质启动上市工作,另有多家重点后备企业被纳入精细化培育名单,为区域上市版图的持续扩容筑牢了根基。
政金企交流解惑 破解企业上市核心难题
企业上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金、企三方的高效协同,此次推进会上,没有枯燥的报告,没有套话连篇,大家坐在一起聊政策、谈问题、说经验,也直面困惑。

企业代表发言
变格新材料作为一家拟上市企业,专注于电容触控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技术领先,发展迅速,是资本市场备受关注的硬科技新锐。变格新材料副总裁刘红岩在发言中分享了公司从技术研发到冲刺资本市场的实践与思考。她坦言,上市不仅是融资的过程,更是企业规范化、透明化、战略化的系统性提升。“自企业落地以来,惠山经开区一直关注企业发展,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帮助。”

IPO市场最新政策动态分享解读
证监会改革后上市标准全面升级,在这一形势下,企业“如何上得对、上得好”?会上,国联民生承销保荐业务董事童泽宇带来了《IPO市场最新政策动态分享解读》。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企业接受市场公开检验的起点,其中,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规范性、连续性,更是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周贵人的分享,为企业清晰地指明了财务规范化的路径和雷区。
政策多维度赋能 持续优化上市服务生态圈
推动企业上市不仅是企业自身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区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的战略之举。惠山经开区将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更暖心的服务保障,全力支持企业拥抱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进会上
持续强化了上下“一盘棋”的战略共识
并从多个维度明确了破局路径

在上市路径选择上,提出“精准定位、多元布局”策略——引导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申报科创板,鼓励具有高成长性、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企业登陆创业板,推动规模大、业绩稳定的传统优势企业进军主板;同时紧抓港交所政策机遇,重点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赴港上市,拓宽国际融资渠道。
服务体系的优化升级是另一核心抓手。惠山经开区计划聘请专家与中介机构开展上市知识培训,组织企业考察先进地区经验,提升企业对上市融资的认知;加强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合作,为企业制定上市方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智力支持;联合工商、发改、税务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对龙头领军企业上市制订“一企一策”针对性方案,在财政资金补助、项目用地指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把优质资源配置给优质企业。
上市后备梯队建设也被提上重要日程。惠山经开区将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三类”企业中挖掘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上报一批”的思路,完善后备上市企业库;发挥上能电气、时代天使等已上市企业的“头雁效应”,在各行业培育上市龙头企业,营造积极上市的争先意识和良好氛围。力争2030年前拥有25家挂牌上市企业,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随着政、金、企三方合力的不断凝聚,上市服务生态圈的持续完善,上市服务生态圈的持续完善,未来,必将有更多惠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找准方向、乘风破浪,用一个个“上市故事”,书写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