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中学“慧育父母”心理成长工作坊开班,12周课程护航家庭教育
2025-10-23 16:03:33

10月15日晚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慧育父母”心理成长工作坊迎来了首次活动。扬子中学学生指导部家长学校心理成长工作坊项目由心理教育中心负责组织,心理老师刘红娟、顾鸣轩共同带领,与十位怀着对亲子关系深度思考与成长渴望的父母齐聚一堂,共同踏上了一段为期12周的自我探索与养育智慧提升之旅。



链接:

从“我是谁”开始,建立真诚的连接


活动伊始,在顾老师的引导下,一场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打破了初见的陌生与沉默。


第一轮“我是谁”,大家简单问候,彼此相识;第二轮“我的三个特质”,我们超越“父母”的角色,回归到作为一个鲜活个体的本真,真诚分享那些希望被看见的内在品质;第三轮“我的学习初衷”,则让每一位成员深度联结,我们听到了大家对改善亲子沟通的渴望、对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期待,以及对自我情绪管理的追求。


这不仅是一次破冰,更是一次向内观的预演,奠定了小组真诚、开放、支持的基调。


启航:

明确目标,共筑安全的“心灵港湾”


在随后的环节中,刘老师清晰地勾勒出本次工作坊的蓝图。核心目标是培养我们作为父母,能够跳出事件本身,去好奇和理解孩子及我们自己行为背后深层感受、想法和需求的能力;核心工具引入了“冰山”图、泡泡图,帮助我们由表及里地探索行为之下的广阔内在。


大家坦诚分享内心的担忧与界限,并共同商定了守护这个团体的规则:保密、不评判、准时参与、投入当下…… 最后,全体成员手牵手,以庄严的宣誓和签字,许下对彼此心灵的守护承诺,共同筑起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心灵港湾”。


体验:

初探正念,安驻于当下的力量


在活动的尾声,一次简短而深刻的正念练习,让整个空间沉淀下来。老师阐释了正念与反思性功能的紧密联系:正是通过不带评判地安驻当下,我们才能清晰地观察到自己内在冰山的浮动,从而为“反思”创造出宝贵的心理空间。这为后续的深度学习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启程:

带着第一份“觉察地图”回家


活动的最后,每位成员用一句话分享了今日的收获——“温暖”、“期待”、“放松下来了”……这些真挚的反馈,为首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带着第一份家庭作业,成员们开启了第一周的自我觉察练习。这份作业如同第一张“探索地图”,引导大家去审视:我和孩子的关系模式是怎样的?我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又是如何?过去,我的情绪是如何被回应的?今天,我在重复还是创造新的模式?这不仅仅是一份作业,更是一把开启自我理解之门的钥匙。


期待在接下来的每周相聚中,与各位父母一同向内探索,向外生长,用更完整的自己,成就更健康的亲子关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编辑:顾茜敏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