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组织开展“垃圾分类齐参与、绿色家园共守护”主题活动
2025-10-20 17:37:17

     扬子晚报网10月20日讯(通讯员 张桂花  吴娟)为进一步推动《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见效,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与投放准确率,重点强化有害垃圾规范处置认知,近日,竹镇镇城管中队联合垃圾分类志愿者、网格员、城市治理志愿者、公众委员共同组织了一场以“垃圾分类齐参与、绿色家园共守护”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以现场讲解、互动体验、实物兑换及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将分类知识精准传递至居民身边,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设立集中宣传专区,身着统一马甲的志愿者们热情接待往来居民,不仅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折页,更围绕《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条款,进行细致解读与答疑,让居民清晰知晓分类要求与法律依据。为增强宣传趣味性与参与感,现场精心设计“垃圾分类知识问答”与模拟投放小游戏,居民们踊跃举手、积极互动,答对问题者喜提定制垃圾袋、环保水杯等实用礼品,在欢声笑语中,分类知识悄然扎根。

  紧邻知识讲解区的是“有害垃圾兑换区”。居民们纷纷携带家中积存的胶片、过期药品、废弃化学容器等有害垃圾前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完成称重、登记流程。依据垃圾重量或种类,居民可兑换环保垃圾袋、分类标识围裙、水杯等礼品。工作人员借此机会,手把手指导居民如何正确区分不同类别的有害垃圾,并重申安全暂存和处理的要点,确保居民不仅“愿意分”,更能“分得对”。

  为确保宣传无死角,尤其是提升老年人及平时垃圾分类参与度较低家庭的认知水平,社区还组织了入户宣传小分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混编成的4个小组,每组2人,携带《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页以及印有分类标识的小礼品,按照预先划定的楼栋和户数清单,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后,宣传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口语,再次为居民讲解有害垃圾的关键知识,耐心询问他们在日常分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给予现场解答和指导。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使分类知识传递更具温度和实效性。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精准引导,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特别是对有害垃圾科学处置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将枯燥的条例转化为生动的实践,用激励措施调动居民积极性,以精准入户解决实际困难,以实际行动助推垃圾分类成为辖区居民的生活新常态,为建设美丽、整洁、环保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