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苏州市方志馆铁琴铜剑楼分馆在常熟市古里镇开馆,“十里青山半入城——苏虞旧志舆图展”同步启幕。活动为晚清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注入新时代功能,搭建起公众触摸历史脉络、感受地域文明的新平台,成为常熟文化新地标。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杨中华,常熟市委书记虞伟等出席活动。

杨中华在致辞中指出,铁琴铜剑楼五代楼主“化私为公”的家国情怀影响深远,分馆设立既是致敬历史、亦是面向未来的制度化安排。他对分馆建设提出三点期望:以“存史立言”的使命担当,完善新时代文献保护与利用体系;以“资政育人”的战略眼光,建设面向党政决策与公众服务的新型智库平台;以“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打造全民共享的精神家园。

仪式上,省、市两级方志办向分馆赠书支持建设。江苏省地方志办一次性赠送《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等350种、1126册;苏州市地方志办赠送(康熙)《苏州府志》点校本。现场举行《(弘治)常熟县志》点校本首发式。该志由明代杨子器纂修,刻本存世稀少,对研究常熟明初百余年历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苏州市方志馆铁琴铜剑楼分馆由苏州市方志办与常熟市于2025年签约共建,采取“一馆三处”布局,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有方志书籍专题阅览室、特展展厅与“方志大讲堂”,形成集藏书、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复合空间。现有馆藏地方综合志书、年鉴、文史类图书2100余种、13000余册,其中包含8000余册“中华再造善本”及《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苏州全书》《常熟文库》等重要文献,覆盖江苏省、苏州市及常熟市的重要历史与地情资料。当天,“苏州方志大讲堂·常熟专场”同步举行。

“苏虞旧志舆图展”位于铁琴铜剑楼历史文化街区文昌街展区,一、二层总面积约550.24平方米。展览聚焦苏州、常熟历史地理,精选160余种古代舆图,辅以新旧影像与碑刻资料,呈现两地历史疆域、城市肌理与人地关系演变;涵盖苏虞古属扬州、吴地及“斗宿”天文分野等背景解读,并展出与苏州文庙南宋《天文图》、常熟文庙明代《天文图》相关的舆图资料,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加强地情教育。

铁琴铜剑楼由常熟古里人瞿绍基于清代所建,因藏“铁琴”“铜剑”而名,历经五代经营,总藏书量逾十万卷,是中国晚清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2023年纪念馆完成展陈重塑,新增互动体验、古籍阅读、研学创作等功能,系统呈现瞿氏“一门五代读书、藏书、刻书、护书、献书”的实践。
据悉,常熟将依托铁琴铜剑楼历史文化街区,深化文商旅融合与公共文化供给,推进方志资源数字化与应用化,打造具有常熟藏书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市域文化IP,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苏州市方志馆铁琴铜剑楼分馆的落成与舆图展的推出,标志着地方志文献保护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常熟将以此为契机,健全地情数据库与服务机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文脉、服务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