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中军训第五天:汗水铸军魂,歌声映赤诚
2025-08-29 10:18:52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8月26日,十四中军训迈入第五天,校园里的迷彩绿依旧火热——队列训练步伐渐齐,体能突破持续刷新,内务整理愈发规范,爱国主义教育如春雨般浸润心间,同学们的眼神里多了份坚毅,士气正以可见的速度高涨。

“踢腿要绷直发力!”“手指轻擦裤缝线!”“一令三动——一,二!”“很好,这遍进步很明显了”教官们的口令中气十足,穿透训练场的热浪。阳光下,同学们踢腿摆臂稳健如松,每一次落脚都带着股不服输的劲;不远处练军体拳的队伍精气神十足,出拳时“哈!”“嘿!”的口号掷地有声,少年意气混着汗水,在操场上打磨出磅礴的力量。

经过前面四天的密集训练,12张年轻的面孔从16个连队里脱颖而出——教官们精挑细选出12名优秀队员组建国旗队,护旗、升旗的核心训练随即拉开。齐步行进要卡着75厘米的步幅、116-122步的步速;正步行进得练踢腿高度一致、落地清脆一致;护旗时旗杆要纹丝不动,升旗时挂旗得利落舒展……这些要领要刻进肌肉记忆里,队员们咬着牙反复练。

“核心收紧!”“靠脚有力!”“余光扫左右看齐!”当他们终于在全体同学面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自信的身影里,已初显国旗护卫的威严与严谨。

训练间隙从不会冷场,《祖国不会忘记》《强军战歌》等军歌一响起,校园瞬间成了歌的海洋。队员领唱时清亮,教官领唱时厚重,连队拉歌时更是热闹,歌声层层叠叠往上涌,越来越有力,越来越雄壮。

“每唱一遍都不一样。”有同学抹了把汗笑着说,“唱到‘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总觉得自己和祖国贴得特别近——原来‘小我’融‘大我’,不是课本里的话,是真能从心里感受到的。”

军训从不是单线条的“苦训”,而是坚持与成长拧成的绳,是情感与力量融成的诗。歌声里藏着“青春无悔”的信念,让同学们咬着牙往训练目标冲,同时在心中埋下担当责任、奉献社会的种子。

短暂午休后,迷彩绿又涌进了校报告厅。浦口区人武部科长胡继伟带着国防教育讲座来了:“爱党爱军爱民,先得懂部队的建制。”他从国家武装力量讲起,聊军训里的礼节礼貌,也说征兵的条件与流程。

讲台上,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偶尔来句诙谐的话,台下笑声一阵接一阵。那些课本里零散的爱国、安全知识,被串成了清晰的线;心里对“国防”的认知,也从模糊的词,变成了沉甸甸的责任。这场讲座,悄悄为同学们后续参与社会国防实践,筑牢了思想的根基。

军训还在继续,十四中的少年们,正一点点把汗水酿成成长的甜,把今天的模样,写进“强国有我”的序章。

新江北记者 杨彩红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