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厂的街巷烟火里,藏着一群“城市新匠人”,他们中有00后调酒和精酿师,有90后面包研发“狂人”,还有用咖啡编织梦想的海外留学生……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却在做着最炫酷、最勇敢的事。
近年来,小店经济走入公众视野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以青年创业就业为主导的“青春小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充分彰显青春活力和城市温度。支持年轻人创业是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于大厂而言,工业企业是经济命脉,而“青春小店”则是新生命、新希望。一直以来,大厂街道积极统筹区域资源,系统推进“青春小店”培育,围绕场景、社群、流量等多维度给予支持,将小店从“创业个体”升级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有机组成,形成“小店服务青年,青年反哺街道”的生态黏性。
聚焦服务覆盖 量身定制培育档案
“小店发展初期很艰难,需要考虑的要素太多了。”梧桐公馆的主理人张瑾在回顾小店一路成长过程时感慨万千。起初,小店从早到晚只有零零星星几名顾客,如今周末、节假日预定爆满,平时也几乎是络绎不绝的客人。
梧桐公馆的快速成长,绝不是偶然,而是各方力量加持下的必然。开业初期,“招不到人”的窘境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张瑾心头——想铺开业务却人手短缺,计划好的服务流程难以落地。看着寥寥无几的咨询,既着急又无奈,总担心这刚起步的火苗,会被人力不足的现实慢慢浇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小店的岗位需求、薪资待遇,很快把岗位需求通过街道招聘信息发布渠道进行发布,帮助梧桐公馆解了燃眉之急。街道始终将小店的用工需求放在心上,今年以来,面向小店持续开展常态化招聘活动,举办“春风行动”“家门口”就业、“花Young新区”青年人才夜市等系列主题线下专场招聘会4场,让烘焙师、咖啡师、店员等不同岗位需求都能找到适配的求职者。为了赋能小店发展,街道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启动“青春小店护航计划”,先把辖区各类“初创型”青春小店底数摸排上来,搭建“大厂·小店联盟”,建立“小店档案库”和常态化联系机制,再根据小店需求优先级,有针对性解决小店个性化的“成长烦恼”。有了“档案库”,服务更精准。青年小店助理们切实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正藏在这些“量身定制”的服务里。
聚焦成长赋能 精准强化服务黏性
大厂青年夜校作为连接政策资源与青年创业需求的关键媒介,通过“培训+社群+服务”模式,为本土小店注入了成长动能。“云朵面包店”从街角小铺到人气烘焙品牌,甚至到如今分店扩张的蜕变,正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
“云朵面包店”主理人谷治小姐作为大厂青年夜校烘焙课讲师,每周三晚七点,准时出现在青年夜校的课堂,带领着她的20多位学员们,共同研究一块面包的“生成记”。对于谷治小姐而言,比起独守技术,分享更让她兴奋,青年夜校不单单是知识的输出,更是双向成长的过程。青年人在夜校课堂上的天马行空,让“云朵面包店”获得了更多开发灵感,更是吸引了一波精准客群,壮大了线下社群规模。
今年以来,大厂“青年夜校”如火如荼开展,10余家“青春小店”主理人入驻“青年夜校”,累计开设公益课堂80余场,吸引1300余名青年人群参与。以“青年夜校”为媒介,实现青年服务和“青春小店”培育的深度融合,强化了“青春小店”与街道资源、青年群体的黏性,服务也更加精准。今年,《大厂街道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行动方案》出炉,街道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全面实施小店振兴行动,同时积极对接区级资源,争取将更多的大厂本土青春小店纳入“乐享新区”青年卡覆盖范围,为青春小店提供丰沃的成长土壤。与此同时,在街道的多次消费节和嘉年华等活动中,“青春小店”始终是核心参与者。街道为小店免费提供展销摊位,集中推介小店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借助活动流量实现了单日营收翻倍;一些小店通过现场制作演示,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品尝,成功圈粉无数。这些活动让“青春小店”从街头巷尾走进更广阔的消费视野,既直接拉动了小店的客流量和销售额,也让更多人感受到青年创业者的创意与活力。
而随着“乐享新区”青年卡覆盖范围的扩大,持卡青年在这些小店消费可享专属折扣,进一步打通了“青年消费—小店增收”的良性循环,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小店成长的“养分”,让青春梦想在丰沃土壤中持续扎根生长。
聚焦流量破局 多元构建引流矩阵
“青春小店”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符号”,如何让小店走到聚光灯下,走进群众视野,帮助青年店主们变“闷头创业”为“抬头破圈”,大厂街道在宣传引流上下足功夫。一个小店的背后就有一群人和一些故事。大厂街道依托“幸福大厂”官微和新媒体合作平台优势,先后开设“大厂小店”“青春小店”专栏,深入践行“四力”精神,真正走到小店里,挖掘小店背后的人物故事,塑造小店精神内涵,赢得群众“共鸣”。
每逢周末、节假日,抑或是下班后,很多年轻人会相约来到“白沟”,点一杯限量版咖啡或者调一杯专属于自己的鸡尾酒,释放一天的疲倦,享受时光慢下来的温柔。据统计,2024年以来,大厂街道先后走进48家小店,累计摄制视频38期,推送图文50期,总浏览量达10万+,为小店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流量。除了引流,创业故事的报道让青年人更加坚定更勇于去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增强对事业的信心,也能让社会更多人看到这个群体的价值。在和苟四烧烤店老板花修聊天时,他说“因为被认可,让我越来越坚定,这条路走对了。”“青春小店”的培育,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激活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大厂街道将不遗余力,将“青春小店”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助力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任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