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大家参观完了梳篦博物馆,接下来我们就要跟着梳篦厂的老师傅学习如何做常州木梳,怎么给这些木梳画上精美的装饰图案啦!”近日,在五星街道的博济南岸里园区共享大厅,20多名勤德家园社区小居民组成的爱心暑托班第二课开课了。一节课下来,大家既学到了梳篦这门常州非遗的丰富知识,每人还收获了一把自己DIY的黄杨木梳,一个个都笑开了花。

在钟楼区,部分社区、企业的爱心暑托班几乎与中小学暑期无缝衔接,为群众解决了暑假“带娃”的难题。自2023年“爱心暑托班”被列入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以来,钟楼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持续加强暑期爱心托管活动,今年各类爱心暑托班已覆盖全区60%以上的社区。

位于新闸街道的钟楼全民健身中心,与周边社区合办的运动特色暑托班开课以来,近40名孩子在这里开启了充满汗水与笑声的暑假。
“游泳、打羽毛球、打篮球,都很好玩!”11岁的徐俊锋已是第二年报到,说起暑托课程,他眼睛亮得像颗星星。对他来说,比起单纯的文化课补习,能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尽情奔跑、挥拍,才是暑假最棒的打开方式。“上午让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搭配创新思维训练、书法和趣味画画开拓视野;下午就换个‘频道’,由专业教练带他们运动。”中心场馆工作人员孙剑云介绍,羽毛球、网球、篮球、射箭……多样化的运动项目让孩子们全方位接触体育,既锻炼了身体,又释放了活力。

同样,在晋陵体育五中校园健身中心,五年级的小胖墩方方满头是汗在教练指导下练习篮球基本动作。方方的妈妈陈女士说,小方的课程是每周二到每周日的晚上6点半到8点,刚好方便她下班后来接送孩子。据了解,今年北港街道的社区公益体育课每期包括四节篮球课、一节体适能、一节游泳课和一次健康体测,每期收20名学员。

“我最喜欢赛车和拍洋片!”近日,在西林街道泰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岁的陆黛莜举着小车,笑着说道。铁皮青蛙、俄罗斯方块、拍洋片……这是社区特意为25位小学员准备的暑托班课上——“爸妈同款”童年游戏体验,用满满的“80后回忆杀”,开启孩子们的快乐暑假。

从7月7日到8月22日,整整七周,泰盈社区的暑托班“节目单”排得满满当当。谈及暑托班的运营模式,泰盈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江岸介绍,暑托班采取“每周预约制”,家长得提前一周为孩子抢下周的课。目前,第一周所有课程全被约满,覆盖学员约300人次。“我们是社区自己办暑托班,没交给第三方,”江岸解释了火爆的原因,“一节课只要10到15块钱,还有不少免费课给家长挑。”陆黛莜的父亲陆儒就给女儿安排好了小小化学家、金坛刻纸等3门特色课。为了让孩子们安全又开心,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陈宇焕等14名大学生志愿者还组成服务队,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
除了社区,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成为暑托班所在地。在南大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月7日到8月30日的每周一至周六,开设有软笔、国画、朗诵、动漫、手工等暑托班课程,受到不少家长青睐。

“大地盖玉被,山川披银纱。瑞雪迎春到,报春我先发……”在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暑托班开班日上,7岁的王雨璇和6岁的卞慕瑶坐在教室里,跟着音乐老师学唱民歌《报春花》。作为一家80%以上员工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企业,商隆产业的职工来自20多个省份、10个少数民族,仅在附近学校就读的职工子女就有50多名。每到暑假,“带娃难”成了跨省职工最犯愁的事——送回老家不舍,留身边没人管,校外托管又费钱。2013年,公司工会一合计:“职工的心事,就是企业的大事!”免费暑托班应运而生,师资、教具、餐费全由企业包揽,职工一分钱不用花。
“不用操心孩子没人带,我们能安心盯着产线,这是企业给咱最实在的福利啊!”安徽籍职工王师傅的话,道出了不少同事的心声。

在上市企业格力博,暑托班按照年龄段分为幼儿班、1—3年级班、4—6年级班,集团聘请了专业师资力量为百余名小学员精心设计了课程。企业食堂也准备了虾仁炖蛋、可乐鸡翅等孩子们喜欢的美食作为午餐。
暑期“小”托管,托起民生“大”幸福。在钟楼,“官方带娃”已成为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