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央视《朝闻天下》
关于磁约束核聚变科技创新研究的报道
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所承研的国家重大基础科学装置
聚变堆CRAFT重载机械臂(CMOR)
获重点介绍
调试中的重载机械臂CMOR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承担了遥操作重载臂研制的攻关任务,在总结前期聚变环节作业机器人经验基础上,携手合肥等离子所遥操作团队,设计组装出了全球首台套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维护重载臂(CMOR),在超大负载长悬臂结构设计、高精度中空大扭矩减速器设计及多电机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其遥操作维护的CRAFT装置,作为磁约束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的核心装备,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小太阳”。
工艺测试专家共同见证测试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CMOR系统已于2025年7月1日在合肥科学岛聚变园区CRAFT现场成功完成工艺测试验收。
CMOR工艺测试圆满成功
201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受邀带领华中科技大学一批科技人才来到惠山经开区,建立首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开启惠山“院士经济”发展之路。研究院立足“企业盼望的科研中心、学校的成果转化中心”定位,成立13年来在产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助推地方创新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已建成叶片、两机、机器人等22个科研与服务团队,形成由院士领军、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350余人科创团队,拥有50000㎡研发孵化载体;累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签订四技合同600余项,服务企业超千家次,联合航发贵州黎阳、中车株洲所、无锡透平叶片、无锡华润等行业龙头企业和地方领军企业建立20余个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技术成果、技术团队孵化科技企业10余家,其中包含规上、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多家企业。
下阶段,惠山经开区将继续立足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同惠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超通智能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究平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挖掘未来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创新亮点,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地域高质量发展集聚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