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特辑丨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
2025-07-01 16:51:49

一枚党员徽章,一个承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一座战斗堡垒。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党建引领的忠实践行者,是红色根脉的坚定守护者,他们踔厉奋发、勇于担当,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为我们树立起“身边的榜样”。值此“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扎根基层一线、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詹子森:在理想的道路上一路“狂飙”

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到推免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从各类科研竞赛的屡获佳绩到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从打破学校短跑领域校纪录到获得二级运动员……詹子森始终以青春之笔镌刻奋斗印迹,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理想的道路上一路“狂飙”。

詹子森本科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身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他以党的旗帜为指引、以党的意志为动力,在各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身为班级组织委员,他积极策划班级期末讲堂和好题分享等活动,帮助同学少挂科、拿高分,为整个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青年志愿者,他立足于志愿服务一线,在暑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党史教育和科学实践课程,所在团队获得省级先进集体称号;他还将目光瞄准竞赛科研领域,凭借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团队协作,斩获2023年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二等奖、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二等奖……学习赛道上的詹子森一往无前,跑道上同样一骑绝尘。100米,200米,400米,110米跨栏和400米跨栏,詹子森五项达到了二级运动员标准,同时打破了两项尘封二十年的校纪录,在各级赛事中为南信大争得了八项荣誉。

秉鸿鹄之志,为青春立行。目前,詹子森以绩点、综测双料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推免至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迎来了人生新的起点。他始终不忘入党初心和母校的培养,“赶考”脚步从未停歇,“赶考”精神薪火相传。

杨学涛:见义勇为刻入骨子里

从客运司机到建筑行业创业者,他还是一位屡次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英雄。2023年9月14日,杨学涛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谈及入党初心,他始终提及那些“冲在前、干在先”的党员身影:“他们像一盏盏明灯,让我看到共产党员应有的模样。”那些无声的榜样力量深深触动了他,也坚定了他加入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杨学涛为人民服务的底色,在多次惊心动魄的见义勇为中淬炼得愈加鲜亮。2009年6月,他下夜班回家途中,目击两名男子合伙盗取车辆内的财物,他立即报警并驾车一路追踪,最终与警方配合,将持刀的嫌疑人成功擒获。被追回的皮包中,装有200多万元的票据和现金。2023年7月,在工地现场,他见一名工人险些从脚手架上坠落,毫不犹豫冲上前去,稳住即将倾倒的脚手架,避免了一场可能致命的事故。

“党员不是一个称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说。从方向盘到建筑工地,杨学涛完成了职业身份的跨越,却从未偏离为人民服务的航向,从前期规划到质量验收,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用点滴行动赢得了客户与工友的信任。

在杨学涛看来,无论是驾驶座上的平安守护,还是建筑工地的质量把关,本质上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在十余年的见义勇为实践中,杨学涛先后获得“全国见义勇为司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及多项省市级荣誉。面对荣誉,他始终谦逊:“我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我只是万千正义人中的一个。”

杨学涛的故事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新时代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风貌——勇者无惧,初心如磐。

李加凤:在三尺讲台书写“红色答卷”

扎根教育沃土二十三载,用行动诠释着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她是南京晓庄实验学校中学部校长助理、七(4)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李加凤。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一起聆听她和党的故事。

“回首党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党在风雨兼程中满是艰辛与不易,但也处处彰显着党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李加凤老师感慨。作为一名老党员,她从初入教育行业时的青涩懵懂,到如今在教学管理中独当一面,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党的指引与教导。党让她深刻认识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之重,这份使命如灯塔般照亮她的教育之路。

谈及入党初心,李加凤老师眼中闪烁着光芒。在十多年的求学道路上,她有幸遇到许多良师,其中很多都是党员教师,他们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精神让她心生向往。大学时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看到无数先烈用生命践行承诺,回家又看到党员父亲任劳任怨,这些经历让她坚定了入党的决心。“我也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作为党员,她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应在师德师风、教学创新、关爱学生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李加凤坚定说道。她坚守育人初心,以高尚师德为范,用实际行动引领学生,彰显党员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展望未来,李加凤计划深挖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构建红色班级文化,统筹党建与教学融合。她寄语青年党员教师坚定信念、创新教学,以爱心耐心护航学生成长。“愿党永葆生机,教育事业培育更多栋梁!”李加凤的话语,道出了一位党员教师的赤诚初心与殷切期盼。

呙国金:退役不褪色十米车厢践初心

1993年,呙国金退役后加入江北公交,成为D2路公交车的一名驾驶员。D2路贯穿南北、全程27.2公里,一端连接江北新区扬子石化小区,一端通往繁华的鼓楼公园。刚跑这条线路时,他便利用休息时间熟悉沿途环境,将养老院、居民区和学校的位置牢记于心,只为在乘客需要时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说到服务乘客,我的信念始终如一:全身心投入,用心开好每一趟车,用心服务每一位乘客。”呙国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将军人的勤劳本色和爱整洁的习惯带到了岗位上。他驾驶的公交车,无论车厢内部还是车辆外观,始终一尘不染。每天,他总是提前到岗,仔细检查车况,确保行车安全;下班后,他认真打扫卫生,擦拭座椅扶手,清理地面,只为给乘客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乘车环境。凭借高标准的服务质量、始终如一的车辆卫生,以及“零安全事故、零投诉”的优异驾驶记录,他所驾驶的车辆被光荣评为“党员示范车”。

身为共产党员,呙国金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工作中,他不仅出色完成驾驶任务,更作为支部委员和车队突击队员,在暴雨、暴雪、防疫等应急任务中冲锋在前。“每次活动,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冲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为大家树起一面旗帜。”这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也让他先后于2016年、2018年、2019年、2021年荣获公司“年度先进个人”称号。

十年紧握方向盘,一颗赤诚奉献心。在平凡的公交驾驶岗位上,呙国金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安全、优质的服务,在十米车厢内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姚永忠:徽章映白衣践医者初心

在鼓楼医院江北院区,有这样一位医生——姚永忠。他从医31载,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融入每一次问诊、每一台手术。

作为乳腺外科医生,姚永忠深知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还有全周期的支持。在他的带领下,乳腺外科团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不断学习并探索更好的治疗手段,努力为患者争取更好的医疗结果;同时,病区从2009年开展“鼓医粉红丝带”活动,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搭建平台,让她们在术后不仅能获得健康知识,更能在主题活动中通过患友交流,更快更好地回归生活的日常。

2023年,一名遭遇乳房巨大破溃肿块困扰长达2年的患者找到了姚永忠。他首先想到的是患者的身心遭受着怎样的折磨,用细致耐心的话语安抚手足无措的患者。通过多学科会诊,团队快速为患者制定了精准的手术诊疗计划。经过3.5小时的奋战,姚永忠终于将巨大肿块从患者胸壁剥离。重获新生的患者欣喜地为姚永忠及其团队送上了感谢信,信中写道:“姚永忠主任团队每次询问病情都很温暖,小心维护患者的尊严。没有嘲笑、没有指责,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怎样解决问题上。”

“在党员身份的激励下,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工作中、在点滴中践行‘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初心。”姚永忠说。他用行动诠释着党员与医者的双重担当,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面对患者的病痛,还是行业的挑战,我都要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专业和爱心让徽章在守护生命的白衣上熠熠生辉。”

新江北记者 韩正莲 杨思楠 张怡宁 梁雅欣 孙汉仑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