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厂街道南化九村社区围绕“老”有情怀、“老”有意思、“老”有未来三大主题,回望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串联红色记忆、代际共融与社区共治,展现“老”社区的新活力。6月24日下午,社区在南化四小报告厅举办“党建引领践初心,凝心聚力谱新篇”庆“七一”活动,将系列活动推向高潮。街道、社区及各共建单位负责人、党员代表约180人参加。
“老”有情怀:红色传承忆初心
旧物有情,旧忆珍藏。社区面向辖区居民发起“红色物件忆往昔”老物件征集活动,并将老物件扫描排版制成复古画报。通过收集、展示与分享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挖掘社区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此次活动得到抗战老兵、南化公司老领导、退休职工和党员家庭的积极响应,共征集到50余件承载着个人记忆与家国情怀的珍贵物件。这其中有陕西历史博物馆限定展出的抗美援朝“和平纪念章”原件、有“特殊党费”留念、有多年前在南化公司获“技术革新奖”的父亲带回来的德国进口电风扇……6月24日活动现场设置“穿越时光·定格美好”老物件陈列展,所有老物件被精心陈列展览。
“我这个手套很特别的,右手多出来的一截是用来握枪的!”看到自己参军时用的手套,86岁的老党员杨全球用拐杖模拟持枪,自豪地向大家介绍。
岁月留痕,见证荣光。6月24日活动现场,93岁抗美援朝老兵杨玉龙向大家讲述了年少当兵、保家卫国的初心故事;南化四小王娅麟老师、建行扬子支行行长朱涛分享了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担当。抚摸着当年的军功章,杨老感慨道:“当年战场上,党员永远冲锋在前。如今看到年轻人接过接力棒,我们打心底高兴!”社区还为党龄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致敬他们为党和国家建设作出的贡献。
这些浸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与饱含深情的讲述,不仅串联起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更构筑起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让红色基因在触摸历史、对话前辈中生生不息。
“老”有意思:代际互动展活力
老幼共融、“朝”“夕”相伴。南化九村社区联合南化九村幼儿园、南化第四小学发起“山潘同心圃”改造计划,让孩子们与退休党员共同种下花卉,并绘制环保标语,为曾经的废地注入童趣与活力,让“银发”与“童颜”在交流中碰撞出别样火花。
6月24日活动现场,这份代际情谊得到了更生动的展现。在“政治生日会”环节,来自各单位的20余名党员代表共同庆祝整十岁党龄生日。他们中最年轻的32岁,年纪最大的89岁,通过同台庆祝政治生日、共同重温入党誓词,让“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跨越年龄界限,在代际交流中愈发坚定。在节目表演环节,九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欢快的腰鼓舞《爱我中华》,南化四小的代表献上京剧《天女散花》,社区退休党员合唱团则以一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唱响岁月积淀的豪情。
“老”有未来:合力共治绘新篇
同心迎七一,协力办实事。社区联合区域化党建共建单位陆续开展险树修剪、反诈宣传、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还通过设置意见箱、开展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开门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谋划社区未来发展。
6月24日,社区与南化四小、九村幼儿园、建行扬子支行、南化公司行政事务中心4家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以机制化、常态化的形式将党的建设与社区治理、服务群众、业务工作等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还向每位参会人员发放“党员金点子·社区新蓝图”意见征集卡,“希望增设公共晾衣架”“建议组建老年书法班”……一条条建议将成为社区治理的“行动清单”。社区负责人仲银梅表示:“老小区的新篇章,由大家共同书写!”
此次“七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跨代际联动、共治式谋划,生动诠释了南化九村社区“党建+”模式的创新实践。未来,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让“老”社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