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骄阳似火,好多人为了怕皮肤晒黑、晒伤,不仅将遮阳伞、防晒衣、高倍数防晒霜当作出门标配,还将面罩裹到发际线、防晒衣捂成“行走的粽子”!
防晒意识拉满的同时,不少人却忽略了“过犹不及”的风险。这算不算过度防晒,会不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
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如何在抵御紫外线伤害与维持健康光照之间找到平衡?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4月30日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周分享了超实用防晒指南。
一、防晒是夏日必修课
1、夏日防晒“刚需”人群
出去旅游的人,去海边、高原旅游,就需要防晒。户外工作者,也是需要防晒的。这些人群都是紫外线重点“攻击”目标!
2、紫外线的“暴击”
阳光中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的损伤,分为两种:一是急性光损伤,出去暴晒后,皮肤会发红、发烫甚至灼热,甚至掉皮。二是慢性损伤,包括皮肤晒黑、长皱纹、长老年斑,甚至增加诱发皮肤癌的风险。
二、如何防晒?有很多措施。
1、躲太阳
夏天走树荫底下、建筑物阴影的地方,不要暴露在紫外线下面。还要注意避免大中午出门,比如早上10点之前、下午4点以后出门。
2、硬防晒
可以戴帽子、打伞、戴墨镜,保护皮肤。宽檐帽遮挡面部,防晒冰袖覆盖双臂,防紫外线太阳伞阻隔头顶光线,偏光墨镜更是眼周肌肤的守护者。
3、抹防晒霜
均匀覆盖脸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注意用量要足,并及时补涂。
三、解锁科学防晒“度”
1、过度防晒不可取
中波紫外线会帮助我们体内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对皮肤、对骨骼健康是非常友好的,维生素D缺乏的话,可能造成骨质疏松,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2、适度光照更健康
我们可以不用晒脸,晒晒胳膊、晒晒腿也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每天晒20分钟就够了,适当晒一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老年朋友们,这个夏天,别再盲目“卷”防晒啦!适度才是健康的关键。通过科学组合物理防晒、化学防护与适度光照,我们既能抵御紫外线伤害,又能收获阳光带来的健康福利。快把这份指南收藏起来!
参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统筹:任赛丰
图片:王刚强
文字: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