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江心洲街道在对工区(建筑工地)、商区(商业综合体)、小区(居民小区)安全宣讲三箭齐发的基础上,6月13日再发一箭,精准聚焦辖区内“九小”场所,对小型场所经营户负责人进行安全宣讲,旨在通过深刻剖析风险、传授实用方法、推广有效范式,全面提升小型经营场所本质安全水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江心洲安全治理样本”。
精准画像:“九小”场所风险隐患无处遁形,共性个性双重警示
宣讲开门见山,直指“九小”场所普遍存在的“五大共性风险”:空间有限、可燃物高度集中;电气线路复杂、老化过载与违规充电(尤其是电动自行车)高发;安全出口单一易堵塞;人员流动性大或夜间值守;“下店上宅”“前店后厨”等经营、仓储、住宿混杂现象。更为关键的是,宣讲针对不同业态精准“把脉”,列举致命“个性隐患”:餐饮店常见燃气泄漏、油锅起火、油烟管道积垢、消防设施遮挡;超市和便利店常见货架堵通道、私拉电线、灭火器失效;烟酒店常见高度酒易燃、防盗设施阻碍逃生、阁楼仓库隐患突出;水果店和卤菜店常见包装材料堆积如山、潮湿环境加剧电气风险、明火高温设备与违规充电叠加;自行车相关店铺常见电池室内充电无异于“埋地雷”。
宣讲特别强调,在“九小”场所任何形式的电动自行车室内停放、充电以及飞线充电,其风险绝非简单相加,而是因空间狭小、可燃物密集、环境复杂(潮湿、油污、高温)等因素呈几何级数倍增,是必须坚决杜绝的“玩火”行为。推广设置安全的集中充电设施是治本之策。
江岛范式:可量化、可操作的“三三三”安全行动指南
针对痛点,宣讲提炼出极具“江心洲特色”且便于落地推广的“三三三”安全行动指南。每日“安全三查”保常态:查火源(燃气阀门关紧、不必要电闸拉下、充电器拔离插座);查通道(前后门及疏散通道畅通无杂物,应急出口钥匙挂于明显处);查器材(灭火器压力充足指针在绿区、消火栓能正常出水、应急照明灯功能完好)。专项治理“三个绝不”守底线:燃气安全(软管使用绝不超2年,燃气阀门夜间或离店绝不过夜开启,发现漏气绝不触碰任何电器开关);用电安全(大功率电器绝不接入普通插线板,电线绝不裸露老化,人员离店前绝不忘记切断非必要电源);火源管理(店内及仓储区域绝不住人,废纸等易燃物绝不靠墙大量堆积,动用明火时操作人员绝不离开现场)。应急能力“三必须”强根基:必须会报警(每位员工熟练掌握119报警流程,能清晰说明地址、火情、有无人员被困等);必须会用灭火器(牢记“提拔握压”四字诀,能正确使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必须熟悉逃生(场所内张贴清晰疏散示意图,每月组织员工进行应急逃生演练)。
铁腕整治:向“三合一”顽疾亮剑,筑牢“硬隔离”生命防线
宣讲以触目惊心的案例和数据,对集经营、仓储、住宿于一体的“三合一”现象发出最严厉警示(火灾死亡率超60%,夜间火灾更成“死亡陷阱”),并明确铁腕整治路径。强调“三个隔离”是生命线,经营必须与住宿硬隔离,采用实体砖墙+防火门进行物理分隔,严禁布帘隔断、货架遮挡、阁楼藏床等“伪分隔”;充电与生活区硬隔离,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绝不允许进入店内!必须在室外设置独立、安全的充电设施);逃生通道双保障,确保至少两个方向逃生通道,如前门、后窗,时刻畅通无阻,防盗窗必须开设逃生口并配备专用钥匙,钥匙需悬挂于附近醒目位置。“三必查”动真格,会后业主立即自查店内、夹层、仓库是否藏匿床铺被褥?是否有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夜间存放?逃生窗是否被堵、钥匙是否3秒内可取?对限期拒不整改的“三合一”场所,街道将重拳整治,坚决采取强制清床铺、顶格罚款、媒体曝光等综合措施,形成强大震慑。
行动令已发出,安全责重如山。宣讲最后发出强烈呼吁:所有“九小”场所经营者应立即行动起来,对照风险清单自查自纠,严格落实“三三三”行动指南,坚决杜绝“三合一”和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江心洲街道将持续强化监管与服务,畅通隐患举报渠道,推动安全责任状签署上墙,凝聚“人人讲安全、户户保平安”的强大合力,切实将“江岛范式”转化为守护一方平安的铜墙铁壁。安全投入是最保值的投资,自查自改是最有效的保险——莫待灾后算“血债”,当下行动即“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