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本草香 巧手制香囊 ——常州卫校组织开展传统香囊制作
2025-05-30 16:15:54

端午近,粽香飘,香囊随身保安康。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常州卫校医药技术管理系牵头,先后于5月20日、22日和27日下午,精心组织开展了香囊制作活动,让同学们体验非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让大家在实践中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古朴雅致。桌上整齐摆放着艾叶绒、陈皮、丁香、檀香、紫苏等20余种中药材,棕褐色的干花与深绿色的叶片错落堆叠,古朴的药香萦绕鼻尖,典雅的环境布置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

专业教师袁杰为同学们介绍了香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寓意,让大家对香囊这一非遗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动手制作的热情。

在制作香囊环节,同学们抓一把艾草,混着薄荷与丁香,轻轻塞进香囊;双手按压调整药材位置,确保蓬松均匀;系紧收口绳结,五彩流苏随之轻轻晃动……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需要对分量和手法的精准把握。大家全神贯注,互帮互助。在老师指导下,有的第一次接触香囊装填的同学也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经过一番精心制作,一个个玲珑可爱、香气袅袅的香囊在同学们手中诞生。蓝白配色的香囊,如夜空中闪烁着繁星,白花图案似雪花轻盈飘落;红金交织的香囊,似燃烧的火焰,金纹犹如日光洒下的光辉;棕褐暗纹香囊,则像古老的书卷,暗纹似隐藏着神秘的故事。它们或圆或扁,形态各异,散落在桌面上,宛如多彩的宝石。

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这份成就感。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